为提升疫苗检查员风险把控和检查能力,保障群众疫苗使用安全,助力我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近日,浙江中心赴宁波某生物企业开展为期2天的疫苗生产企业驻企实训,全省20余名疫苗检查员和疫苗生产企业派驻检查员参加实训。
“线上”与“线下”双线练兵
综合考虑疫情防控要求,为确保实训效果和覆盖面,实训首次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形式,即将学员分为线上、线下两组同步开展实训。组织线下组学员进企业疫苗原液车间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小班”交流加深关键要点理解。同步搭建远程直播平台,组织线上组学员参与学习讨论、交流答疑等环节,并专门录制疫苗原液车间培训视频,供学员远程学习,确保线上实训质量不降档。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将理论授课和现场实践有机结合,寓学于练,以练促学。通过理论授课,学习灭活疫苗生产工艺、生物安全知识等内容,掌握工艺要点和检查关注点,了解产品从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技术转化过程;通过实地参观原液生产车间和制剂分包装车间,查看企业如何依托厂房设计、设施设备和人员管理等环节,实现高生物安全风险有效控制;同时,按照偏差管理要求,围绕具体实例展开交流讨论,集众家之长,帮助企业完善偏差调查,全面分析评估偏差产生原因,助推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旧工艺”与“新技术”对比学习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疫苗设计路线不断创新,疫苗生产工艺不断迭代,实训抓住“工艺”这一关键点,通过新旧工艺对比,专题介绍疫苗新技术、新工艺、新进展,重点从传统的灭活疫苗到前沿的mRNA疫苗、从传统的转瓶工艺到生物反应器等现代培养工艺等角度,深入了解我国疫苗研究和生产阶段的前沿技术。同时,通过现场实训近距离了解隔离器、微载体、微流控等应用和工艺控制点,实现“新”与“老”碰撞,激发“头脑风暴”。
通过本次实训,加深了参训人员对疫苗生产的认知,强化了疫苗源头管理,有效提升了疫苗检查员能力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为我省疫苗生产安全浇筑坚实防线。(浙江省药品检查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