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技术与药物产研”研讨会
为持续推进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2022年10月11日,由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与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空间技术与药物产研”研讨会。本次会议获得了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医工院、火箭派、药明生物、复星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和记黄埔、蒲公英等单位派员参加,中心药品审评员检查员积极参会。
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主任陈桂良为研讨会致辞,期待与参会专家汇聚思想智慧,碰撞出思维火花。中心副主任李香玉介绍了研讨会背景,并提出如何看待太空制药新业态、如何将空间技术与新药开发和制造相结合、如何填补可能的技术监管空白等研讨议题。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闫维新介绍了当前太空制药的国外成功案例,并将自己团队研创的微流控技术太空应用、太空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形态学、太空蛋白结晶探讨等研究成果与在座各位交流共享,向在座同仁展示了“让生命飞向太空 让太空孕育生命”的美好展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蕾教授团队作“基于空间生物医学技术的转化医学探讨”讲座,提到目前正与闫维新教授团队合作,探究干细胞在太空条件下的失重力和偶发伽马射线的特殊条件下的分化状态和再生潜能,以获得地面难以获取和重复的实验数据,探索保持干细胞的分化干性、调控干细胞向特定方向分化的可能有效路径。
讲座之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医工院、君实生物、和记黄埔、蒲公英、火箭派等来宾代表深入探讨,激荡思想,互鉴经验。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吴耀卫为本次研讨会落幕作最后总结。他表示,空间技术与药物产研的结合,可能带来药物研发和制造的革命性变化,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和商业价值。产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标准的建立与执行,此次研讨会在展望空间技术在医药产业中的应用前景的同时,还关注了团队标准的筹建,以及在药品技术监管方面的考量,提出了新的监管科学研究议题,极具启发性,取得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效果,期待监管机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共同合作,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供稿)